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方案_圆的面积教学设计方案北师大

zmhk 2024-06-04 人已围观

简介圆的面积教学设计方案_圆的面积教学设计方案北师大       非常欢迎大家参与这个圆的面积教学设计方案问题集合的探讨。我将以开放的心态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多样化的观点和角度,以期能够启发大家的思考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方案_圆的面积教学设计方案北师大

       非常欢迎大家参与这个圆的面积教学设计方案问题集合的探讨。我将以开放的心态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多样化的观点和角度,以期能够启发大家的思考。

1.Բ???????ѧ??Ʒ???

2.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数学教案怎么写

4.《圆的面积》教学反思

5.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课件

6.圆的面积学情分析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方案_圆的面积教学设计方案北师大

Բ???????ѧ??Ʒ???

       

名称四等分圆的面积
方案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
选用的工具带刻度的三角板带刻度三角板、量角器、圆规.带刻度三角板、圆规.
?画出示意图
简述设计方案作⊙O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AB、CD,将⊙O的面积分成相等的四份.(1)以点O为圆心,以3个单位长度为半径作圆;

       (2)在大⊙O上依次取三等分点A、B、C;

       (3)连接OA、OB、OC.

       则小圆O与三等份圆环把⊙O的面积四等分.

(4)作⊙O的一条直径AB;

       (5)分别以OA、OB的中点为圆心,以3个单位长度为半径作⊙O1、⊙O2;

       则⊙O1、⊙O2和⊙O中剩余的两部分把⊙O的面积四等分.

指出对称性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数学四所有实用性科学的基础,并且在社会上的适用面非常广,因此数学在各项考试中分数占比都非常高。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通用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通用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形与矩形混合图形的相关计算方法。

        2.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推导出圆环面积计算公式,有关于圆形与正方形应用的解答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会利用圆和其他已学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圆与其他图形计算公式的混合使用。

        教学工具

        PPT卡片。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上节知识,导入新课

        2新知探究

        2.1圆环面积

一、问题引入

        同学们知道光盘可以用来做什么吗?谁能来描述一下光盘的外观。

        回答(略)。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做与光盘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圆环面积求解

        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50px,外圆半径是150px。圆环的面积是多少?

        步骤:

        师:求圆环面积需要先求什么?

        生:内圆和外圆的面积

        师:同学们可以自己做一做,分组交流一下自己的解法。

        师:给出计算过程与结果:

三、知识应用

        做一做第2题:

        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m,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m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师:这是一道典型的圆环面积应用题。通过直径得到半径,代入圆环面积公式,很简单。

2.2圆与正方形

        一、问题引入

        师:同学们知道苏州的园林吧。大家有没有观察过园林建筑的窗户?它有很多很漂亮的设计,也有很多很常见的图形,比如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等。其中外圆内方或者外方内圆是一种很常见的设计。

        师:不仅是在园林中,事实上在中国的建筑和其他的设计中都经常能见到“外圆内方”和“外方内圆”,比如这座沈阳的方圆大厦、商标等等。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种圆形与正方形结合起来构成的图形。

        二、知识点

        例3:图中的两个圆半径是1m,你能求出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吗?

        步骤:

        师:题目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左图圆的半径=正方形的边长的一半=1m;右图圆的面积=正方形对角线的一半=1m

        师:分别要求的是什么?

        生:一个求正方形比圆多的面积,一个求圆比正方形多的面积。

        师:应该怎么计算呢?

        归纳总结

        如果两个圆的半径都是r,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当r=1时,与前面的结果完全一致。

四、知识应用

        70页做一做:

        下图是一面我国唐代外圆内方的铜镜。铜镜的直径是600px。外面的圆与内部的正方形之间的面积是多少?

        师:同学们用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来解答一下这道题目吧。

        解:铜镜的半径是300px

2.3随堂练习

        若还有足够时间,课堂练习练习十五第5/6/7题。

        (可以邀请同学板书解题过程)

        3小结

        一.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

        今天我们在已知圆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前提下,探索了圆环和“外圆内方”“外方内圆”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不是要求同学们记住这些推导出来的公式,而是希望同学们能过明白推导的方法,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自己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二.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去求圆的面积,譬如说:蒙古包做成圆形的是因为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居住面积,植物根茎的横截面是圆形的,也是因为可以最大化的吸收水分。我们还可以再举出其他的一些例子,如装菜的盘子、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大家需要多看多想!

4板书

通用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二)

        一、指导思想:

        深入推进和贯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目的,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紧紧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教学,针对近年来中考命题的变化和趋势进行研究,收集试卷,精选习题,建立题库,努力把握中考方向,积极探索高效的复习途径,力求达到减负、加压、增效的目的,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力求中考取得好成绩。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学情分析:

        所带九年级xxx班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个别学生不重视学习,学习习惯较差。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很多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有较大改进,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也有少数学生自制能力较差,对自己要求不严,甚至自暴自弃。这些都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耐心教育。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新内容只剩两章:圆和统计与概率。

        圆这章的主要内容是圆的定义和性质,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切线,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三视图。本章涉及的概念、定理较多,应弄清来龙去脉,准确理解和掌握概念与定理。垂径定理及推论、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本章的重点。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运用与圆有关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统计概率这章有总体与样本、用样本估计总体两小节。统计估计是统计理论和应用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部分估计全体。本章在介绍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后,先后以百分比、平均数和方差为例,介绍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方法。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用样本的某种特殊性去估计总体相应特性的统计思想方法。

四、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发展。

        2、知识与技能:理解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三视图。掌握圆的切线及与圆有关的角等概念和计算。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掌握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的知识点。

        3、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知识梳理,围绕初中数学“四大块”主要内容进行专题复习,适时的进行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体学生、发展全体学生。

        教学安排教学达到的目标

        第x周完成圆的教学任务,并完成测验、分析、讲评。

        第x周完成统计估计的教学任务,并完成测验、分析、讲评。

        第x周围绕初中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第一轮总复习,使学生掌握每个章节的知识点,熟练解答各类基础题,对每个章节进行测验,检测学生掌握程度,促知识巩固,力求做到人人过关。

        第x周第二轮总复习,综合练习,分层提高阶段,力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第x周第三轮总复习,初中数学“四大块”主要内容进行专题复习和训练,促师生潜能开发,使学生的数学知识与结构得以纵深发展。

        第x周专题训练。针对不同知识进行专项练习。

        第x周模仿中考试题进行综合知识模拟训练,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第x周模仿中考试题进行综合知识模拟训练,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教学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通盘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及教学目标,认真备好每一堂课,精心制作总复习计划;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抓住关键点,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能力上下工夫;

        3、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4、加强学校教师与家长、社会的联系,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5、积极与其他教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以“两头”带“中间”的战略不变;

        8、注重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引导;

        9、认真开展课内、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0、九年级时间非常紧张,既要完成新课的教学任务,有要考虑到在九年级下册时对初中阶段整个教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所以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一定要注意时间的安排。

通用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三)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

        3、遇到不理解或不懂的地方,用下划线和?标记出来。便于交流时提出。

        4、自己的建议、体会、方法可以在旁边作好批注。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快乐自学

        你喜欢运动吗?调查本班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根据下面的统计图:

        六(x)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1、说一说:从这幅统计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2、我知道这是一幅( )统计图,它的特点是( )。

        3、我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 ),它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 )。要想清楚地知道百分比这样的信息,我们可以选用( )统计图。

        4、一起来认识扇形统计图吧!自学教材第107页,注意拿笔勾画哦!.

        (1)计算出各运动项目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2)从扇形统计图中,你又能获取哪些信息?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合作探究

        讨论交流:扇形统计图是怎样来表示各个数据的?它有什么特点?

        1、我发现扇形统计图中的( )代表单位“1”,表示( ),各个扇形面积表示( ),扇形的大小说明了( )。

        2、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 )。

        3、生活中,你还从()见到过扇形统计图?

三、学习小结

        我们已曾经学过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它的特点是();还有()统计图,它的特点是不但可以表示各部分数量的多少,而且还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我们今天又学习了扇形统计图,它的特点是(),

        四 、智勇大闯关,我是小擂主

        1、第一关:小练兵。

        完成练习二十五的第1、2题。

        2、第二关。

        完成练习二十五的第4题。

五、学后反思

        1、我的收获:

        2、自我评价:我对我的课堂表现( ),因为()。

        六、作业

        1、完成教材P107的“做一做”。

        2、练习的第x题。

        课后习题

        1、完成教材P107的“做一做”。

        2、练习的第x题。

通用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生活中的百分率,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能正确求出百分率。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常用百分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求百分率的用处和必要性,感受百分率源于生活,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百分率的含义。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常见的百分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导入

        1、课件出示。

        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用百分数怎样表示?

        (2)图中空白部分占阴影部分的几分之几?用百分数怎样表示?

        2、百分数的意义。

        我们班有36%的学生参加了美术兴趣小组。

        世界总人口中大约有50%的人口年龄低于25岁。

        一瓶农夫果园饮料中果汁含量大约是10%。

        我们班学生的近视率是45%。

        3、小刚做了10道题,错了2道

        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

        做错的题数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

        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

        做错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

        求a是b的百分之几和求a是b的几分之几方法是相同的,都是:a÷b

        4、六年级有学生xxx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xxx人,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六年级有学生xxx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xxx人,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尝试计算,得出结论。

        5、谈话,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像这样的百分率还有很多,如发芽率、及格率、出米率等,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百分率,探究它的计算方法(板书:百分率的计算)。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百分率,探究计算方法

        (1)出示例1: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六年级学生的达标率是多少?

        (2)学生读题,分析题意,思考达标率的含义,尝试计算。

        (3)指名板演并交流思维过程,集体订正。

        (4)教师小结

        指导学生明确达标率是百分率的一种,它的含义即“达标人数是测试总人数的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问题的计算方法相同,因此用“达标人数÷测试总人数”就行;因为百分率是百分数,计算结果应是百分数形式,所以完整的计算方法应是“达标率=达标人数除以测试总人数×100%”。

        谈话:《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小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不得低于60%,通过计算、比较,说明我们班学生的体质是达到健康标准的,这也是百分率的价值所在。

        2、教学例2——掌握百分率计算方法,认识百分率的价值

        (1)出示例2:科学课上,五(x)班同学做的种子发芽实验结果如下:

        种子名称实验种子总数发芽数发芽率

        绿豆80 78

        花生50 46

        大蒜20 19

        (2)学生读题,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讨论发芽率的含义,尝试计算各种种子的发芽率。 (3)指名学生交流发芽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板演算式,集体订正。

        (4)比较,认识发芽率在生产实践中的价值。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哪种种子的发芽率要高一些?哪种要低一些呢?讲解:发芽率对于农民种田是十分重要的,他们需要根据发芽率的高低,决定种子品种和播种面积。

        3、小组合作探究,寻找生活中的百分率,总结百分率计算公式。

        (1)谈话,明确合作学习要求:在实际生活中,像命中率、达标率、发芽率等这样的百分率还有很多,请小组四位同学在一起开动脑筋、积极协作,寻找生活中的百分率,写出它的计算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得最多。

        (2)小组合作,寻找生活中的百分率,探究其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写出计算公式,教师巡视了解小组合作情况及结果。

        (3)小组代表汇报本组收集的百分率,阐明其含义,在投影仪上展示计算方法,师生共同订正。

        (4)罗列不同百分率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点,总结百分率的计算公式:?率=量?除以总数量×100%

        (5)举实例,加深对百分率计算公式的认识,掌握百分率计算方法。

        4、某县种子推广站,用300粒玉米种子作发芽试验,结果发芽的种子有288粒。求发芽率。

        5、探讨、交流:生活中的百分率哪些可能大于100%?哪些只会等于或小于100%?

        三、巩固练习

        1、填一填

        ①稻谷的出米率是85%,是指( )

        的千克数占( )的千克数的百

        分之八十五。

        ②甲数是乙数的4/5,乙数是甲数的

        ( )%。

        ③20÷( )= 4/8 =( )︰24=( )%

        2、选一选:

        种一批树,活了100棵,死了1棵,求成活率的正确算式是( )。

        一根钢管截成2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60%,这两段钢管比较( )。

        布置作业

        1、小组合作,整理生活中常见的百分率的计算方法,写在数学书第86页上。

        2、完成练习二十第2、3、4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生谈收获。

通用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五)

一、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是以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

二、基本情况: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三(x)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章二次函数,第三章旋转,第四章圆,第五章概率初步。其中旋转和圆与几何图形有关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这两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的。频率初步则是与统计有关。

四、教学目的:

        在新课方面通过讲授《旋转》和《圆》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证明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在《频率初步》这一章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频率与概率系进一步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在《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这两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

        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

        难点是:

        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

        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六、教学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我计划在即将开始的学年教学工作中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新课开始前,用一个周左右的时间简要复习上学期的所有内容,特别是几何部分。

        2、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3、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

        4、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顾。

        5、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通用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能正确的互化。

        2.在学习互化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这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复习准备

        1、课件出示复习题。

        张宇跳绳个数是陈聪的1.37倍。

        王志祥跳绳个数是陈聪的6/5.

        刘星宇跳绳个数是陈聪的137.5%.

        思考:这三个人谁跳得最多,怎么比较?

        2.引入新课。

        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统计和分析时,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我们常用百分数表示一些数据。除了用百分数表示,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以及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二、活动(二)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回忆小数化分数的过程。

        (2)小数要化成百分数,分母应是多少?怎样使它的分母变成100呢?

        三、活动(三) 百分数化成小数

        1、例1:把0.25,1.4,0.123化成百分数。

        ①小数化百分数分几步进行?

        ②学生回答,教师板书:0.25=25/100=25%

        ③1.4怎样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根据什么?

        ④“做一做”:把下面各小数化成百分数。

        0.38 1.05 0.055 3

        ⑤观察例1的各小数,化成百分数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你所做的练习的各数是不是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这一变化符合什么?

        ⑥现在你能很快地把下列小数化成百分数吗?(口答)

        2.5 0.785 0.16

        2、例2:把27%,135%,0.4%化成小数。

        学生自己试做,学生总结方法

        ①说一说百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②观察百分数化成小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把下面各百分数化成小数

        15% 80% 3.5%

        3、小结。

        通过刚才的分析、归纳,谁能说一说百分数和小数怎样互化?

        四、巩固与提高

        1、P80“做一做”

        2、练习十九的第2题

        五、作业

        练习十九的第1题

        课后习题

        练习十九的第1题

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数学教案怎么写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使学生会“做数学”。那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设计该怎么设计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东偏北(南)、西偏南(北)等方向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在情境中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难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生说看过。谁知道比赛的结果是谁赢了?一起说乌龟。为什么是乌龟赢了?生说:因为兔子睡了一觉。兔子知道自己错了。今天又要跟乌龟再比赛赛跑:

        请看《龟兔赛跑续集》

        观看龟兔赛跑,导入课题。

        小兔为什么又会输?生笑着说这是因为小兔跑错方向了。怎样才能走到终点呢?由哪几个要素决定?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于:终点在起点什么方向上?终点和起点相距多远?

        带着这两个问题,

        我们来学习今天的新课:位置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方位?生: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还有呢?生: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我们已经学习了8个方位。课件出示。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每年我国的沿海地区都会受到台风的侵扰。瞧,这是某年的一个强台风位置图,请测算一下。

        (一)教学例1

        1. 现在台风中心的位置。(课件出示)

        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台风大约多少个小时后到达A市?

        2.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如果只有这个条件,能否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

        3.如果这样预告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确定方向准确吗?怎样预告会更加的准确?

        4.还要预告什么?(距离)

        (距离600千米)如果没有距离又会怎样?

        5.小结:预告台风时既要说方向又要说距离。 强调:东偏南30°还可以怎样表示?也可以说成南偏东60°,但在生活中一般我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位。 6.口答:台风大约多少个小时后到达A市?

        7.练习:完成教科书第20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操作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然后集体订正。

        (二)教学例2

        1.课件出示:台风到达A市后,改变方向向B市移动。受台风影响,C市也将有大到暴雨。 B市位于A市北偏西30°方向、距离A 市200km。C市在A市正北方,距离A市300km 。请你在例1的图标中标出B市、C市的位置。

        2.怎样表示距离呢?

        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到,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200km?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用1cm表示100km比较合适。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

        根据方向和距离可以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

        5.口答:台风到达A市后,移动速度变为40km/时,几小时后到达B市?

        6.练习:完成教科书第21页的做一做,打开课本第21页的做一做:

        (1)有关信息:

        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

        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150米处。 体育馆在校门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处。

        (2)师:要在平面图上准确地标出一个地方的位置,你认为需要考虑哪几个方面? (3)师生共同梳理: A.先确定好平面图的中心。 B.确定方向和距离。

        (4)自主操作,独立绘制平面图。

        (5)指名展示交流,完善绘图过程。

        学生展示绘制的图,并演示过程,其他学生评议补充。

        看来画图的过程有点复杂,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整个过程。画图的过程和方法清楚了吗?刚才你们是不是这样画的?

        三、知识反馈,巩固应用

        看来同学们对本届的知识掌握的还不错。现在你们有勇气来挑战自我吗?

        课件出示:

        1、警察局收到卧底送来的示意图

        (1)犯罪分子1在警察局的( )方向,距离是( )米。

        (2)犯罪分子2在警察局的( )向,距离是

        ( )米。

        (3)犯罪分子3在警察局的( )方向,距离是

        ( )米。

        2、做一做,课件出示,独立完成后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位置与方向, 生活常遇到,

        要想定位置, 两点要记牢:

        方向是首要, 距离少不了。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你们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创作一幅学校建筑平面图吗?自己开始试一试吧!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 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出示复习题。

        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5个12是多少?

        3个14是多少?

        2.下列句子中那些可以看做单位1

        猎豹的速度是狮子的七分之三。

        参加合唱队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五分之一。

        红花比黄花多二分之一。

        十月比九月节约四分之三。

        3.计算: 3/10 +3/ 10 + 3/10 =

        3/10 + 3/10+ 3/10 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二、 新授

        1、利用 3/10 + 3/10 + 3/10 教学分数乘法。

        (1) 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都是3/10)

        (2) 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乘法, 3/10 ×3)

        (3) 3/10 +3/10+ 3/10=9,那么 3/10 + 3/10 + 3/10= 3/10 ×3,

        所以3/ 10 ×3=____________=9。 同学们想想看,3/10 ×3=9计算过程是怎样的?

        谁能把它补充完整

        2、出示例1,

        (1)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2/11 ”,就是把袋鼠跳 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 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

        (2) 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

        “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2/11 ”是 什么意思?如何理解“相当于”?再通过线段图帮助理解。画一条线段,表示袋鼠跳一下的距离。“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

        跳一下的2/11 ”,就要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条线段看作单位 “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求“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 就是求3个2/11 是多少?

        (列式:2/11×3 = 6/11 )

        有没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呢?独立完成。指生板演。出示课件演示。

        3、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 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4、练习:练习完成“做一做”第2题。

        5、教学例2

        (1)出示3/8×6,学生独立计算。

        (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

        (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A、先约分再计算;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 (4)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

        6.练一练,课件出示,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订正。

        三、巩固练习

        比赛:

        第一回合

        1、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 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

        第二回合

        2、“做一做”第3题。(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 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 、布置作业 : 练习二第1、2、4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探索出圆的特征及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演示操作,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大家都来当裁判喽!”

        演示两人骑自行车的动画,一人的自行车轮子是圆形的,一人的自行车轮子是其它形状的。

        让学生初步感知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周围哪些物体上有圆。

        (二)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学生拿出圆的学具。

        2.教师:你们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

        教师说明: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3.通过具体操作,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教师板书:圆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板书:半径

        教师提问: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教师指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 d来表示。板书:直径

        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几分之几?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三)反馈练习。

        1、P58的“做一做”第1、3、4题

        2、练习十四的第2、3题

        (四)圆的画法。

        1、学生自学,看书57页。

        2、学生试画。

        3、学生通过试画小结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注意的问题。

        4、教师归纳板书:1.定半径;2.定圆心;3.旋转一周。

        教师强调: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

        5、学生练习

        P58的“做一做”第2题

        (五)教师提问

        为什么同学们画的圆不一样呢?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教师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六)思考:体育课上,老师想在操场画一个大圆圈做游戏,没有这么大的圆规怎么办?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练习十四的第1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形与矩形混合图形的相关计算方法。

        2.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推导出圆环面积计算公式,有关于圆形与正方形应用的解答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会利用圆和其他已学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

        圆与其他图形计算公式的混合使用。

        教学工具

        PPT 卡片

        教学过程

        1 复习巩固上节知识,导入新课

        2 新知探究

        2.1 圆环面积

        一、问题引入

        同学们知道光盘可以用来做什么吗?谁能来描述一下光盘的外观。

        回答(略)。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做与光盘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圆环面积求解

        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50px,外圆半径是150px。圆环的面积是多少?

        步骤:

        师:求圆环面积需要先求什么?

        生:内圆和外圆的面积

        师:同学们可以自己做一做,分组交流一下自己的解法。

        师:给出计算过程与结果:

        三、知识应用

        做一做第2题:

        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m,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m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师:这是一道典型的圆环面积应用题。通过直径得到半径,代入圆环面积公式,很简单。

        2.2 圆与正方形

        一、问题引入

        师:同学们知道苏州的园林吧。大家有没有观察过园林建筑的窗户?它有很多很漂亮的设计,也有很多很常见的图形,比如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等。其中外圆内方或者外方内圆是一种很常见的设计。

        师:不仅是在园林中,事实上在中国的建筑和其他的设计中都经常能见到“外圆内方”和“外方内圆”,比如这座沈阳的方圆大厦、商标等等。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种圆形与正方形结合起来构成的图形。

        二、知识点

        例3:图中的两个圆半径是1m,你能求出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吗?

        步骤:

        师:题目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左图圆的半径=正方形的边长的一半=1m;右图圆的面积=正方形对角线的一半=1m

        师:分别要求的是什么?

        生:一个求正方形比圆多的面积,一个求圆比正方形多的面积。

        师:应该怎么计算呢?

        归纳总结

        如果两个圆的半径都是r,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当r=1时,与前面的结果完全一致。

        四、知识应用

        70页做一做:

        下图是一面我国唐代外圆内方的铜镜。铜镜的直径是600px。外面的圆与内部的正方形之间的面积是多少?

        师:同学们用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来解答一下这道题目吧。

        解:铜镜的半径是300px

        5.3 随堂练习

        若还有足够时间,课堂练习练习十五第5/6/7题。

        (可以邀请同学板书解题过程)

        6 小结

        1.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

        今天我们在已知圆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前提下,探索了圆环和“外圆内方”“外方内圆”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不是要求同学们记住这些推导出来的公式,而是希望同学们能过明白推导的方法,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自己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2.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去求圆的面积,譬如说:蒙古包做成圆形的是因为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居住面积,植物根茎的横截面是圆形的,也是因为可以最大化的吸收水分。我们还可以再举出其他的一些例子,如装菜的盘子、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大家需要多看多想!

        7 板书

        例2解答步骤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身边的工具测量出圆的周长

        (2)能够掌握多种测量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3)能够说出圆周率小数点7位

        (4)能够了解祖冲之

        (5)能够灵活运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6)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7)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8)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

        难点: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工具

        Ppt课件、视频、篮球、硬币、瓶盖

        教学过程

        一、讨论探索活动导入

        1、展示实物篮球、瓶盖、硬币

        揭示主题:圆的周长

        2、提问:正方形、长方形的边长是4条边相加就是周长,那圆的周长也和它们一样吗?

        3、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工具测量出篮球的周长(分小组讨论探索)

        4、提问:圆是没有边长的,它只是一条曲线,你们能利用手中的工具将圆的周长测量出来吗?你们能想几种方法出来?

        5、分享测量的方法

        方法:化曲线为直线、滚动、软皮尺测、绳绕圆一周

        二、了解圆周率

        1、提问:观察一下篮球和硬币的直径和周长,你们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直径越大,周长越大

        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点

        2、提问:有谁知道圆周率是多少吗?

        圆周率3.1415926535

        3、大家猜一猜圆周率有多少小小数点?

        (展示祖冲之以及圆周率的发展史)

        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比外国早1000年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

        圆周率是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这个直径是一个固定的数,用字母π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取近似值π=3.14

        3、播放视频:歌曲名3.1415

        三、利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1、根据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可以推导出一个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在书上,告诉我是什么?

        公式:C=πd或C=2πr

        2、提问:求圆的周长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条件:直径或者半径、π=3.14

        3、例题讲解

        书上第64页例题

        4、做练习题

        (展示ppt)

        课后小结

        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直径越大,周长越大

        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取近似值π=3.14

        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

        课后习题

        同样的小组成员,测量一个学校圆形的周长,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

       你好,中冠教育为你解答:根据你的提问,在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数学教案的设计中好多考生和你一样会感觉无从下手,下面以“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为案列,供大家参考,这样就知道该如何更好地在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中进行数学教案的设计。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9~71例1、例2。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讨论,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2.能够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3.渗透转化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

       1.CAI课件;

       2.把圆8等分、16等分和32等分的硬纸板若干个;

       3.剪刀若干把。

       教学过程

       一、尝试转化,推导公式

       1.确定“转化”的策略。

       师: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当我们还不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时候,是利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预设:

       引导学生明确:我们是用“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同学们再想想,我们又是怎样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呢?

       师:对了,我们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转化”成其它图形的方法来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

       2.尝试“转化”。

       师:那么,怎样才能把圆形转化为我们已学过的其它图形呢?(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请大家看屏幕(利用课件演示),老师先给大家一点提示。

       师:(教师配合课件演示作适当说明)如果我们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16份(如图三),其中的每一份(如图四,课件闪烁其中1份)都是这个样子的。同学们,你们觉得它像一个什么图形呢?

       师:是的,其中的每一份都是一个近似三角形。请同学们再想一想,这个近似三角形这一条边(教师指示)?跟圆形有什么关系呢?

        预设:

       引导学生观察,明确这个近似三角形的两条边其实都是圆的半径。

       师:如果我们用这些近似三角形重新拼组,就可以将这个圆形“转化”成其它图形了。同学们,老师为你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已经等分好了的圆形,请你们动手拼一拼,把这个圆形“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其它图形,开始吧!

       预设:

       学生利用这种近似三角形拼组图形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加强巡视和有针对性的指导,既鼓励学生拼出自己想象中的图形,又要引导他们拼出最简单、最容易计算面积的图形。一般情况下,学生会拼出如下几种图形(如图五、图六、图七)。

       3.探究联系。

       师:同学们,“转化”完了吗?好,请大家来展示一下你们“转化”后的图形。

        预设:

       分组逐个展示,并将其中“转化”成长方形的一组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如果有小组转化成了不规则的图形,教师应及时引导他们转化为我们已学过的平面图形。

       师:好,各个小组都不错。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你们把一个圆形“转化”成了现在的图形之后,它们的面积有没有改变?请小组内讨论。

       师:谁来告诉大家,它们的面积有没有改变?

       师:是的,没有改变,就是说: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

师:虽然我们现在拼成的是一个近似的长方形,但是如果把圆等分成32份、64份、128份、256份……一直这样下去分成很多很多份,拼成的图形就变为真正的长方形(课件演示,如图八)。

       4.推导公式。

       师:现在我们就来看这个长方形。同学们,如果圆的半径为r,你们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吗?现在请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

       师:好,同学们,谁能首先告诉老师,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

        预设: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演示课件,同时闪烁圆的半径和长方形的宽,并标示字母r,如图九。

       师:那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呢?(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说明)这个长方形是由两个半圆展开后拼成的,请大家看屏幕,这个红色的半圆展开后,其中这条**的线段就是长方形的长(如图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继续演示如图十一,半圆展开后再还原,再展开,),这个长方形的长究竟与圆的什么有关?究竟是多少呢?

        预设:

       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有关,并且是圆的周长的一半(如果学生有困难的话,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如图十二)。并且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出长方形的长就是πr。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如图十三),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那圆的面积呢?

       预设: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关的板书。

       师:你们真了不起,学会了“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现在请大家读一读,记一记,写一写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二、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教学例1。

       师:同学们,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要求圆的面积,必须先知道什么?(出示例1)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我们该怎样求它的面积呢?请大家动笔算一算这个圆形花坛的面积吧!

        预设:

       教师应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提醒学生注意公式、单位使用是否正确。

       2.完成做一做。

       师:真不错!现在请同学们翻开数学课本第69页,请大家独立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

       订正。

       3.教学例2。

       师:(出示例2)这是一张光盘,这张光盘由内、外两个圆构成。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请同学们小声地读一读题。开始!

       师:怎样求这个圆环的面积呢?大家商量商量,想想办法吧!

       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吗?

       师:好的,就按同学们想到的方法算一算这个圆环的面积吧!

        预设:

       教师继续对学困生加强巡视,如果还有问题的学生并给予指导。

       交流,订正。

       三、课堂作业。

       教材第70页第 2、3、4题。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希望能帮助到您,采纳哦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课件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圆的面积》教学反思(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1

        “圆的面积”一课,经过让学生进取主动参与知识的构成的全过程来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归纳、推理的数学思维本事,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习的问题自然生成,我们会发现的孩子们的思维是多么广阔。在课堂中教师如果将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有时就会体会到什么叫做“无心插柳柳成荫”。

        1、课前提出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提出有利于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以便更好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在两个班的巡讲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这一点,当我提出“看到课题后,你们认为这节课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呢?”学生进取发言:“想解决圆的面积如何计算;想解决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的;想学习怎样计算圆的面积等等”。学习目标明确后,我发现两个班的孩子在研究的时候都井然有序,没有不明白该如何入手的,都明确自我在讨论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汇报的的时候都明白围绕着课前所提出的学习目标回答,没有乱说的,巡讲后我从实践中体会到: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师仅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更好的驾御课堂;学生仅有明确学习目标才能进取参与,事半功倍。

        2、教学形式上,应因材施教,不一样的班级和学生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法。

        课堂中,每名学生都是我们的教育对象,不一样的班级,风格、特点也不一样。101班的学生比较安静,开始不十分敢发言,于是在复习以前学过的基本图形的面积推导时,我先回忆各种图形的面积推导过程,孩子们说得很好,我也大加赞赏,等他们慢慢熟悉我后,我利用小组讨论来活跃气氛,效果不错,总结时发言的同学多了起来,回答也很到位。98班的学生很活跃,思维快,都抢着举手,学生和我配合也默契。我把知识完全放手交给他们自我解决,,把所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上了:讨论、自学、猜想。学生们都能进取参与,汇报时公式的推导过程说的很完整,练习题计算起来也不费劲。应当说98班是巡讲中讲的最梦想的班级。

        在整个巡讲教学过程中,我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研究,获取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为学生供给充足的时间、空间、材料,教学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抓住宝贵时机引导学生理解新方法,使新知识迎刃而解。两个班讲下来我最大的收获是教学中的应变本事提高了,不一样的学生给了我不一样的体会。当然也发现了自我的不足:还是不敢放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即使放手了也牵着一点,这是在今后的的工作中应继续改善的地方;在提出一个问题后应给予学生必须的思考时间,不要过急。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深深记住这次巡讲,继续改善自我的教学水平。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2

        “圆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及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认识了圆,会计算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我异常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本节教学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1.复习旧知识,为学生认识圆的面积的含义和采用图形转化的方法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做必要的准备。

        复习时我先让学生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并利用教具直观再现推导过程,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到这些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都是经过切、割、拼的方法,把要学的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的,从而渗透转化的思想,并为后面自主探究“能不能把圆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和猜想“怎样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做了充分准备。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构成过程。

        本课时教学的重点是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时,教师作为引导者只是给学生指明了探究的方向,而把探究的过程留给学生。学生则以小组为单位,经过合作剪拼,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平行四边行),我把各小组剪拼的图形逐一展示后,又结合教具演示,引导学生经过观察发现“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并从中发现圆和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整个推导过程中,学生始终以进取主动的状态参与学习讨论,共同经历知识的构成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本事、探索精神。在掌握数学学习方法的同时,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

        3.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这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本节课,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一件多么欢乐的事情,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不足之处。

        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以及实践操作花费较多的时间,所以在讲解推导过程时讲得不够透彻,学生理解不深,以至于对公式掌握不太好。如果说当时在引导上能及时研究到这一点,并给予技巧性的引导,或许能使学生理解的更透彻,那么整节课就将显得更为精彩和饱满。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3

        圆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平面图形,学生从学习长方形的认识,到学习圆的认识,从直线到曲线的学习,不论是学习内容的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是学习上的一次飞跃。

        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渗透了迁移转化思想。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有关知识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打下基础。所以在这节课中,我是这样设计教案: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在教学伊始,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在复习的同时渗透“转化”推导方法,圆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该怎样推导出来呢?引出新课的学习《圆的面积》。

        二、指导操作,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首先理解圆的面积的意义:引导学生回忆面积指的是什么?长方形的'面积指的是什么?圆的面积指的又是什么?学生通过回忆面积的意义,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圆的面积的理解,也为接下来的动手实践“圆的面积”做铺垫。接下来指导操作,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怎样求圆的面积?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学生已有自己的想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探讨出求圆的面积的方法,利用转化法如何把圆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接下来让学生拿出学具自己动手实践,然后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来思考,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动脑剪一剪、拼一拼,再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再引导学生交流、验证自己的推导想法,师生共同倾听并判断学生汇报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看看他们的推导方法是否科学、合理,使学生们经历操作、验证的学习过程。这样有序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接下来再让学生动手实践改进自己的不足,同时尝试着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为了加深对圆面积公式的理解,多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推导过程,这样不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在师生共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在巩固练习中我本着基础、综合、拓展三个层次,首先题型是基础性的面向全体学生,来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在全体同学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和拓展,这样既能面向全体学生,也能够照顾到学习优秀的学生,练习效果不错。

        不足之处:

        1、课堂纪律有点乱,在探究环节学生讨论的有点激烈,直接导致了课堂纪律乱

        2、课堂时间没有把握好,下课铃声响起,最后几个练习题还没有处理完

        3、教师提的问题有时有点大,让学生不知如何回答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要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再努力!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4

        本课采用课件形式,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直观的认识,富于启发地清晰揭示了知识的内在规律,再加上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和教师的点拨解说、提问,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合作交流,使教学过程到达最优化。

        一、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构成正确的几何概念,掌握图形的特征及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学。

        如揭示圆的面积定义,基本建立了圆的面积概念。又如运用计算机显示由圆到近似长方形的图像的变换过程,揭示出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的科学美,并充分体现构图美和动态美的特点,它能刺激学生,强化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探求知识奥秘的欲望,有助于解除学生视听疲劳,提高学习效率。计算机的辅助教学促进了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构成,到达了预想的教学目的。

        二、把数学虚拟实验引入几何的教学中,以研究的方式学习圆的面积,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经过剪切、平移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拼合成与它面积相等底等高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时,课件供给的虚拟实验,使它们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完整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不仅仅概括归纳出面积计算方法,感悟到转化的思想在几何学习中的妙用。并且学生在抽象、概括、归纳推理过程中理解严密的逻辑思维训练,构成一种学习几何知识的方法,产生一种自我尝试,主动探究,乐于发现的需要、动机和本事。从而顺利的想到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也能够这样推导。

        教学中先动画展示等分圆的过程,再演示出拼合成长方形的过程,经过几组类似的实验,等分的份数递增,拼成的图形越来越接近于长方形,让学生经过操作实验和观察、比较得出这样的事实,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长相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圆面积的推导过程就完整的展示出来。对于巩固练习,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意在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正确地掌握公式,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可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量的加大,对于圆的面积公式还应让学生多点时间去思考,去推导。细节的设计还要精心安排。这是今后教学应当改善的地方和努力的方向。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5

        圆是小学阶段学习的最终一个平面图形,学生认识直线图形,到认识曲线图形,不论是学习资料的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是学习上的一次飞跃。

        经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并且从空间观念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所以,经过对圆有关知识学习,不仅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打下基础。

        一、感受圆的周长与面积的不一样

        本课开始,我先让学生比较圆的周长与圆的面积有什么不一样,之后结合回忆平行四边形的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转化”是探究新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好方法,为下头探究圆的面积计算的方法奠定基础。

        二、学具演示,激发探究

        经过以前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探究圆的面积。探究之前,我问学生:如何计算圆的面积学生有点不知所措。此刻回想起来,我不应当一上来就问如何计算圆的面积,而应当先让学生猜测圆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当学生猜测出圆的面积可能与圆的半径有关系时,这样的引入可能更有利于学生解答出我的问题。接下来我让学生把自我手中的小分成若干小扇形,从8等份、16等份再到32等份,学生把扇形拼起来,从一个不规则图形,到近似的一个长方形。再让学生在这个长方形中找到圆的周长,找到圆的半径。最终得到长方形的长就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而它的宽就是圆的半径,最终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遗憾的是学生自我制作的学具操作起来很不方便,既耽误时间,又不规范,如果能统一配置学具那会更利于操作。)学生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发散,在想象中得以提升。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激发,探索本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事得到了提高。但值得反思的是,我总是抱着一节课应当解决一个知识点的想法,所以为了赶时间,我总是更多的关注举手发言的优等生,而很少注意学困生,没给他们留有足够思考时间,这是我今后课堂教学应当异常注意的地方。

        三、分层练习,体验运用价值

        结合课本中的例题,我设计了基础练习、提高练习两个层次,从两个不一样的层应对学生的学习情景进行检测。第一,基础练习巩固计算公式的运用,强调规范的书写格式;第二,提高练习收集了身边的实际资料,让这节课所学的资料联系生活,得到灵活运用。在每一道练习题的设置上,都有不一样的目的性,我注重了每个练习的指导侧重点。但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我没能做到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今后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这一节课中,我总觉得操作学具时间短,我有点操之过急,只是让学生草草地操作,更多的是经过自我的教具操作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圆的面积、周长、半径和拼成的近似长方形面积、长、宽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虽有碰撞,但总觉得不够。在以后这一类的教学中,应当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探索时间,使学生的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激发,探索本事、分析问题和解决同题的本事得到充分提高。另外,在细节的设计还要精心安排。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6

        “圆的面积”一课,通过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的全过程来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归纳、推理的数学思维能力,渗透极限思想和知识之间是存在普遍联系的观点。上课前我要求学生对这一内容做一个研究小报告,目的在于:对于优等的学生课前自己进行研究,学困生不会自己研究可以也通过看书抄一抄,通过抄也会有印象。通过这一做法,力求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创新意识、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发展。

        一、复习旧知,渗透“转化”

        本课开始,让学生回忆上学期探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转化”是探究新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好方法,为下面探究圆的面积计算的方法奠定基础。

        二、大胆猜测,激发探究

        在凸现圆的面积的意义以后,我让学生猜测圆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当学生猜测出圆的面积可能与圆的半径有关系时,设计实验验证:以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一个圆,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出圆的面积,探索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倍。这一内容是旧教材所没有的。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被充分调动起来,而这些,又正好为他们随后进一步展开探究活动作好了“预埋”。

        三、演示操作,加深理解

        当学生通过第一个操作活动,得出圆的面积是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与学生谈话:刚才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我们研究出圆的面积是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那么怎样才能精确的计算出圆的面积呢?让我们来做个实验。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个圆,现在平均分成16份,自己拼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并想想它与圆有怎样的关系。这样,通过学生操作学具,把抽象思维物化为动作形象思维,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圆的面积、周长、半径和拼成的近似长方形面积、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由扶到放,由现象到本质地引导,又使学生始终参与到如何把圆转化为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的探索活动中来。学生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发散,在想象中得以提升。

        不足之处:给学生的时间还是少了一点,怕上课时间不够,也不敢给学生放了太多了空间,怕收不回来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学生发言的能力有待提高,有的学生回答不到点上,以后再这方面也会多引导学生,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些不足将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

圆的面积学情分析

        “圆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及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认识了圆,会计算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我特别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本节教学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一、以旧引新,渗透“转化”思想

        在学习新知之前,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探究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转化”是探究新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好方法,为下面探究圆的面积计算的方法奠定基础。

二、动手剪拼,体验“化曲为直”

        在凸现圆的面积的意义以后,通过对比复习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推导方法,让学生大胆猜测圆的面积怎样推导。学生猜测后,再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同样大小的圆片,将其中一个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拼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学生动手剪拼好后,选择其中2~3组进行观察对比,发现如果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这个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再对比圆形和这个拼成的图形之间的关系。通过剪、拼图形和原图形的对比,将圆与拼成图形有关的部分用彩色笔标出来,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为后面推导面积的计算公式作了充分的铺垫。

三、演示操作,感受知识的形成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圆的面积、周长、半径和拼成的近似长方形面积、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由扶到放,由现象到本质地引导,又使学生始终参与到如何把圆转化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探索活动中来,从而感受知识的形成。

四、分层练习,体验运用价值

        结合课本中的例题,设计了基础练习、提高练习、综合练习三个层次,从三个不同的层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第一,基础练习巩固计算公式的运用,强调规范的书写格式;第二,提高练习收集了身边的实际内容,让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联系生活,得到灵活运用;第三,综合练习既联系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已知圆周长,先求半径,再求圆的面积),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每一道练习题的设置上,都有不同的目的性,注重每个练习的指导侧重点。

        但本节课的新课时间过长,使得练习不够充分,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注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

        2.能力目标: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3.情感目标: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难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

        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用一个小故事导入新课:这节课先请大家听个小故事,看看大家能不能解决故事中的问题,小白兔和小山羊在山坡上各开垦了一块地,小白兔开垦的地是圆形的,而小山羊开垦的地是正方形的。它们都以为自己很能干,都说自己开垦的土地面积大,可是又说不出什么理由来。那么,究竟哪块地的面积大呢?你怎样想?

        生:只要把两块地的面积求出来不就可以把问题解决了吗?

        师:可是正方形的面积我们可以计算,圆的面积大家会算吗?

        生:不会。

        师:那么,大家不要灰心,只要我们认真学习了这一节课,这个问题我们就会迎刃而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圆的面积》。

        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二、建立概念,探讨方法

        1、师:圆是我们最近学习的也是最美丽的平面图形,请大家联系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的含义想一想什么是圆的面积呢?生回答,然后课件展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2、提出问题:怎样计算圆的面积呢?教师引导(让学生回忆以前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学生讨论。

        3、总结方法:割补转换的方法。

        三、探索规律,总结公式

        1、用课件展示4等分圆、8等分圆、16等分圆的情况。从而得出规律:分得越细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

        2、提出问题:

        (1)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有什么关系?

        (2)长方形的宽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

        3、课件展示,学生观察讨论,得出规律:

        (1)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

        (2)长方形的宽等于圆的半径。

        4、提出问题:圆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有何关系?

        圆的面积 = 长方形的面积

        5、导出公式:

        圆的面积 = 长方形的面积= 长 ×宽= 圆周长的一半×半径

        S =πr2

        四、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1、一个圆的半径是 4 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街心花园中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8.84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五、课堂总结

        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 =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圆 的 面 积 =πr × r

        S =πr2

       圆的面积学情分析教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写:

       1、学生认知起点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图形和简单曲线图形,对圆的特征有了初步认识。同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些知识储备为本节课学习圆的面积奠定了基础。

       2、学习困难点分析:本节课的学习困难点主要在于如何将圆转化为已知的图形面积进行计算。学生需要理解圆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通过动手操作将圆进行等分,再拼接成近似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转换能力。

       3、学习目标分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能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同时,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圆的面积创作背景:

       1、从历史背景来看,圆的面积计算是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早在南北朝时期,数学家祖冲之就对圆周率进行了精确计算,并给出了近似值。这一成果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也为圆的面积计算提供了基础。

       2、从现实生活出发,圆的面积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计算圆形物体的表面积、占地面积、覆盖面积等,都需要用到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因此,学习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3、从学科角度来看,圆的面积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观念。同时,也为后续学习椭圆、圆台等曲边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4、从教学方法来看,圆的面积一课的创作背景还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好了,今天关于“圆的面积教学设计方案”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圆的面积教学设计方案”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